【蒙古】內蒙古團旅(2)
【▼呼和浩特 五塔寺。慈燈寺】
呼和浩特的五塔寺,原名「慈燈寺」,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,也是蒙古藏傳佛教的發源地。寺內分別是南邊的三世佛殿院,中間的文化展院和北邊的慈燈寺院。
↓↓ 導遊說,有人會來摸此佛腳,因此有「臨時抱佛腳」之意。
【▼呼和浩特 大召寺】
大召,稱「伊克召」,大廟的意思。召,藏語「寺廟」。大召寺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,明、清時期是呼和浩特地區七大召之首。寺中必看三絕:銀佛、龍雕、壁畫等。
【▼包頭 五當召寺】
五當,蒙語「柳村」,因峽谷柳樹繁茂得名藏名「巴達格勒」,漢名「廣覺寺」。五當召是內蒙古最大藏傳佛教寺院,純藏式建築群。
【▼包頭 美岱召】
美岱召,位于大青山南麓,黄河北岸。美岱召是喇嘛教傳入蒙古的重要的弘法中心,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,是典型的城、寺結合廟宇。內有大量的壁畫,至今都保存完好,在建築上仿中原漢式,具有獨特的風格。
【▼鄂爾多斯 響沙灣】
響沙灣,位在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境內的庫布其沙漠東段,也叫「銀肯響沙」,在茫茫大漠的背風坡,形狀像月牙一樣。天氣晴朗的時候,有人從沙丘的頂部往下滑,就會發出聲響,滑沙而下的人越多,聲音就越大聲而得其名。初到響沙灣,是一望無際的沙漠,周邊沒有太多的設施,但20年後的今日,有遊樂區和渡假村外,還有探險車、軌道自行車、高空滑鎖、沙漠排球、夜晚沙漠篝火等等豪華設施,重點是有公共廁所了。
↓↓ 先搭滑鎖道,前往滑沙地點。
↓↓ 除了滑沙,還可騎駱駝走沙漠。
【▼鄂爾多斯 成吉思汗陵】
成吉思汗陵,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札薩克鎮,甘德爾敖包的伊金霍洛草原上,窟野河上游。1949年遷至青海塔爾寺,1954年又遷回,目前建築修建於1955年~1956年,1996年起層再次翻修屋頂。陵內有成吉思汗生平功業的繪畫、坐像、遺物等,並陳列元代文物。守陵人是父傳子,子傳孫,世代相傳下去。
【▼黃河】
黃河,記憶裡只出現在書上,這次親臨黃河岸邊,當然要仔細看看它,果然很黃很濁,和普通河水沒不一樣,卻有個響噹噹的名號。唐朝詩仙李白大師還為其詩:「君不見,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。」
【▼清真寺】
【▼市區街景】
↓↓ 機動性的交通工具,選擇哪一款。
↓↓ 照片的重點是,這家店是有沒有空調,「內沒空調」or「內設空調」?
行經市區街道,可以看到市民真實生活的畫面,如今應該都成歷史,老照片。vov